【摄影师视角·幕后手记】

第一次把Seele麦麦的24套高清写真打包进7G的硬盘时,我盯着进度条看了好久。不是因为网速慢,而是每一张RAW文件都把我拉回当时的拍摄现场——那股带着胶片颗粒味的空气,现在还在我鼻腔里打转。
这24套里,麦麦像被拆开的24种季节。最惊艳的是第7套「薄荷碎冰」:她站在天台边缘,睫毛上还挂着人工造雪机喷出的冰晶。我故意把白平衡往冷色调偏了300K,结果她锁骨窝里的那颗水珠就变成了微型棱镜,把午后三点十五分的阳光切割成七色碎片。当时我的助理在旁边小声说:”哥,这姑娘的肩线能当尺子用。”确实,麦麦的直角肩在逆光里像被削过的玉石,连风经过都要拐个弯。
第16套「焦糖布丁」完全是另一个极端。我们租了间上世纪90年代的招待所,墙纸是呕吐物色的牡丹花。麦麦穿着奶杏色针织裙蹲在电视机前,老式彩电正在放雪花屏。她用手指戳屏幕时,静电让她的碎发全竖起来了——那张照片后来成了整套的点睛之笔,因为静电造成的光晕恰好把她耳垂上的珍珠耳环照成了小月亮。后期修图时我故意保留了墙纸的霉斑,那些霉菌的纹理和麦麦颈侧的血管走向奇妙地呼应,有种病态的和谐。

最费内存的是第21套「暴雨玫瑰」。那天本来预报晴天,结果拍到第三组突然乌云压城。麦麦在雨里站了四十分钟,真丝衬衫贴成了第二层皮肤。我的防水罩根本挡不住横着扫的雨线,最后干脆裸机上阵。雨滴砸在镜头前玉造成的焦外光斑像被打碎的水晶球,而麦麦的瞳孔里倒映着整个灰紫色的天空——那张原图就有87MB,放大能看到她虹膜上每一道放射状纹理,像被飓风刮过的玫瑰园。

很多人问这7G里有没有”废片”。说实话,我删了三百多张对焦失误的,但麦麦的废片都比某些模特的精修能打。比如第3套里那张她打喷嚏的抓拍,鼻涕泡刚好在鼻尖炸开的瞬间,现在存在我私人的”黑历史”文件夹里——等哪天她拿影后了,这张照片能卖大价钱。
获取方式: Seele麦麦美女写真图集下载24套 7GB

现在这些写真躺在我的NAS里,按色系分成了「海盐」「姜黄」「鸦青」三个文件夹。每次做色彩管理校准时,我都会随机点开一套,就像开盲盒。上周深夜修图时,第12套「锈红丝绒」突然让我意识到:麦麦的左眼下睫毛比右眼短了0.5毫米,这个发现让我对着显示器傻笑了三分钟——原来真正的美,连不对称都是精心设计的。

如果你真要下载这7G,记得用固态硬盘。机械硬盘转速带不动麦麦裙摆的流苏细节,那些0.1毫米级的丝线会糊成一片。还有,别用普通看图软件,至少开个Photoshop,才能看清第19套里她后腰那颗用眼线笔点的”假痣”——在4K分辨率下,你能发现那颗痣其实是个小小的♠符号。
最后透露个秘密:第24套的「白噪音」里,麦麦抱着的北极熊玩偶是残次品,右脚缺了颗塑料纽扣。但正因为这个瑕疵,她抱它时右手无名指会无意识地摩挲那个缺口——这个下意识动作让整套写真活了过来。现在每次导出JPEG时,我都会在元数据里偷偷加一行:”致麦麦,你的不完美才是这7G的灵魂所在。”